5月13日,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業務推進座談會在西北飯店順利召開,省財政廳、省工信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西安分行、陜西銀保監局等部門,省內部分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銀行機構以及小微企業代表參加了座談。

會上,省融擔基金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趙建房介紹了基金運作情況,與會擔保機構、銀行機構對《陜西省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有關內容進行了探討,并著重交流了短期流動性支持業務運行的有關堵點、難點,擔保機構、銀行機構均表示《辦法》對增強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擔保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提升銀行服務小微企業水平,緩解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難融資貴難題具有重要意義。小微企業代表認為受當前受新冠疫情影響,許多小微企業經營面臨困難,還貸續貸壓力大,省融資擔保基金的短期流動性支持業務猶如雪中送炭,切切實實解決了小微企業的燃眉之急。小微企業表示,省融擔基金公司的短期流動性支持業務操作簡便、服務高效、成本低廉、手續正規,有效的緩解了企業還貸續貸問題,是企業平穩發展的得力“護航人”。小微企業代表還提到,政府的短期過橋不僅直接降低小微企業的“過橋”資金成本,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以前新貸款放款后常因各種原因要在企業賬上“趴窩”近兩個月,此時企業要負擔“過橋”和新貸款的雙重成本,降低了資金使用效率,利用政府資金過橋,新貸款發放后直接歸還了過橋資金,極大的提升了貸款資金的使用效率,同時,有了政府這項優惠政策,小微企業經營者不再為“倒貸”發愁,可以專心致力于實業經營,專心致力于企業的穩健發展。

省財政廳、省工信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西安分行、陜西銀保監局等部門就銀行和擔保機構有關政策及業務實際操作中的疑問進行了一一解答,省工信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還對近年來的普惠金融政策給大家做了簡要介紹。陜西銀保監局普惠金融處處長張海燕在解答有關單位疑惑時指出,《辦法》是在“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總基調下出臺的,是在中共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持續加力扶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情況下出臺的,在實際業務操作中,要嚴格按照《辦法》規定,充分溝通,充分尊重合作各方意愿,合理合規用好這一普惠政策。
陜財投董事長劉亞在座談中表示,《辦法》是五部門的心血,體現了政府愛民的無私情懷,融擔基金本著“救急不救窮”原則,全力支持經營良好的小微企業,也希望合作的擔保機構、銀行機構有“鐵肩擔道義”的擔當精神,排除顧慮,克服困難,創新思路,積極尋找短期流動性支持業務和擔保業務的結合點,為小微企業提供更加精準化金融服務。
省財政廳金融處處長孟選莉在座談時強調,一是要按照辦法要求,優中選優篩選扶持對象。扶持對象限定于擔保體系服務的,生產經營正常只是暫時出現資金周轉困難的小微企業,在實際操作中,要合理設置業務流程,嚴控風險,保證資金安全;二是融擔基金始終堅守準公共定位,不以盈利為目的。對于在支持范圍內的小微企業,融擔基金、擔保機構、銀行機構要通力合作,借助融擔基金流動性支持資金幫助企業還貸續貸,渡過當前難關,融擔基金要始終以緩解小微企業、“三農”主體融資難融資貴難題為己任,為小微企業、“三農”主體提供“安全高效、成本低廉”的融資服務,實實在在服務小微企業;三是要放手大膽地干,充分發揮政策效果。在保證資金安全、大的原則不突破的情況下,對小微企業要應幫盡幫,有政策就要做好服務,有政策就要做出規模,服務更多的小微企業,在選擇合作銀行機構方面,要持開放的態度,只要銀行愿意支小支農,只要銀行愿意支持普惠金融,都會是融擔基金的合作對象,融擔基金要充分考慮合作方的合理訴求和現實情況,求同存異、互信合作、共破難題,積極探索互利共贏、切實可行的合作模式,將這項惠企政策落實到位,使小微企業切實享受到政策的紅利,不斷提升普惠金融的覆蓋面、可獲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