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省財政廳金融處組織召開我省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流動性支持業務經驗交流會,傳達我省最新普惠金融政策,推廣短期流動性支持業務“寶雞模式”,會議由金融處處長董文紅主持,以視頻的形式召開,各市縣財政局、全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合作銀行普惠金融部門有關同志等400余人參加了會議。

省融擔基金公司執行董事趙建房匯報了基金近期運作以及流動性支持業務開展情況,省融擔基金自3月份落地運行以來,已合作簽約12家銀行機構、27家擔保機構,實現了地方法人銀行機構全覆蓋、市級擔保機構全覆蓋,累計為“三農”、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轉貸367筆,金額22.8億元,轉貸時間由市場通行的平均15天壓縮至3.4天,已為小微企業節約融資成本超過1億元。寶雞、咸陽、灃東等擔保機構業務蓬勃發展,寶雞擔保聯合長安銀行開展的業務規模更是占到90%以上。
會議專門邀請寶雞擔保、長安銀行寶雞分行分享了“寶雞模式”及“寶雞經驗”,“寶雞模式”及“寶雞經驗”突顯“四全”,即全覆蓋服務小微,服務對象不局限于寶雞擔保原有客戶,將寶雞地區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納入擔保服務對象;全環節對接業務,從主動推介政策,了解企業需求開始,在貸款審批、轉貸申請、貸款歸還、審核放款等環節,寶雞擔保與長安銀行寶雞分行實行專人聯絡機制,實現了無縫對接;全方位防控風險,在貸前審查、轉貸資金投放、資金監管、資金回流等所有轉貸流程,運用“一函一單”、“監管員”等制度手段,全方位防控風險;全馬力紓困助企,組建短期流動性支持業務工作專班,利用信息化手段,開足馬力,助企紓困,最高單日轉貸額1.5億元,服務小微企業21戶。
會議特別邀請了短期流動性支持業務服務過的兩家小微企業,企業代表在談到政策感受時表示:以前貸款到期,企業四處求人,借東墻補西墻,不能按時還貸款的風險,高額資金成本兩座大山壓得企業喘不過氣,有了短期流動性支持政策,減輕了企業的轉貸壓力,轉貸成本低、速度快,也不再為受托支付發愁,用款效率高、資金安全性高,對小微企業來說是重大利好。小微企業代表希望政策能持續發力,擴大服務面,幫助更多的小微企業紓困解難。
省再擔保公司副總經理李璐對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參與短期流動性支持業務提了幾點要求,要求擔保機構要堅守初心使命,主動擔當作為;創新思維,深化銀擔合作共贏,共同推進業務開展。要求各體系成員堅決落實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立足我省經濟發展大局,消除顧慮,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大膽開展業務。
隨后,金融處副處長陳夢東對財政金融相關政策進行了解讀。他強調中央、我省一直高度關注普惠金融工作,近年來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普惠金融政策,包括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創業擔保貸款、融資擔保基金短期流動性支持、普惠性農業保險、銀行風險補償等方方面面,目的就是不斷提升普惠金融的可獲得性,發揮金融引擎作用,更好的服務小微企業、“三農”主體。針對擔保機構關心的短期流動性支持業務風險與收益不匹配的問題,陳夢東也做了回復,他表示目前已經確定了收入返還和風險補償兩項措施,下一步將細化具體方案,合理分擔擔保機構風險,提高擔保公司收益,推動短期流動性支持業務健康可持續發展。

省財政廳總經濟師武永義同志出席會議并做了總結講話。他肯定了融擔基金的工作成績,指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難題。他強調各方要提高站位,把支持小微企業,擴大普惠金融覆蓋面提升到保市場主體、穩住全省經濟基本盤的高度上來。他要求融擔基金優化機制,提升內動力,進行收入返還,補貼擔保機構收益,建立風險分擔機制,實現業務開展與資金使用額度和股權投資掛鉤,用好用足這一普惠金融工具。他表示短期流動性支持政策是在“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總基調下,在中共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持續加力穩住經濟大盤,全力“保市場主體”情況下出臺的一項普惠金融政策,市縣財政局、銀行機構、融擔基金、擔保機構要通力合作,要始終以緩解小微企業、“三農”主體融資難、融資貴難題為己任,學習借鑒“寶雞模式”,借助普惠金融政策為小微企業提供“安全高效、成本低廉”的融資服務,全心全意、實實在在服務小微企業,幫助企業渡過當前疫情難關,提振市場主體信心,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